站在鸿山热电公司10万吨级煤码头极目远眺,往来的煤船与烟囱的袅袅水汽构成奇妙的时空叠影。回望“十四五”,当“双碳”目标掀起传统能源行业变革浪潮,鸿山热电公司主动出击,在累计101项专利的加速度中,以“潜流”积蓄创新势能,用“浪涌”推动转型变革,最终汇入绿色发展的时代“浪潮”。
技术攻坚的“潜流”
说起电除尘AI智慧控制技术,鸿山热电公司党员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陈佳彬眼里有光:“自动调控,节能运行,年节电132万kWh,能省下52.8万元!”
这束技术创新的光,在鸿山热电随处可见:
锅炉末级过热器材质升级,机组可靠性大幅提升;
循环水泵改造,降低系统调节下限,年节能量约71万元;
辅控网国产DCS改造持续推进,自动化程度跃升……
这些藏在设备和管道间的革新,像深海潜流,默默积蓄着公司稳定发展的能量。
近年来,随着机组运行年限增加,设备隐蔽性缺陷渐显,鸿山热电公司对外供热安全压力加大。2021年,公司成立技术中心,下设14个科技工作小组、3个实验室,聚焦机组运行、设备改造、隐患治理、节能减排等问题,带动员工自主创新、技术攻坚。
技术攻坚,关乎保供安全。
2025年度检修时,鸿山热电公司发现2号汽轮机高压调节汽门壳体有严重裂纹。送厂修复需60天,将导致供热延期。厂家和研究院都无现场修复经验。“要把阀座取出来,就像老虎吃天,无从下口!”设备负责人说。
面对难题,汽机攻关小组迎难而上,逐项分析,创新用干冰冷却、远红外加热等办法取出阀座,堆焊填裂纹,最终用36天修复成功,机组提前并网供热,给周边工业区吃了“定心丸”,也为行业同类难题提供新思路。
技术攻坚,更连着发展质效。
一方面,鸿山热电公司开展节能改造、浪费改善、课题攻关等专项工作,一个个直指能耗痛点、效益弱点的技术项目陆续落地。据统计,“十四五”期间,通过技改和创新项目,鸿山热电公司省出经济效益超两千万元。
另一方面,热电联产政策优势消退,技术革新既是应对市场风暴的“防风林”,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“孵化器”。鸿山热电公司推进省级产学项目、省科技项目,小型高速向心涡轮机蒸汽余压回收等创新成果频出,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成果转化的“浪涌”
走进鸿山热电,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澎湃动力扑面而来,如浪潮涌动般推动公司前行。鸿山热电引导员工强化知识产权意识,点亮了创新明灯。
“只有敢‘创’才能出‘新’。”锅炉点检长李文举对此深有体会。随着机组服役年限增加,锅炉受热面原固定方式碰磨问题凸显,常规加装大量防磨附件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。每年年度检查,大量附件烧损掉落,消缺工作重,还可能顶管导致管屏泄漏。李文举牵头技术攻关,调研新型材料,最终研发出受热面新型管屏固定方法。
新装置投用后,管屏变得整齐有序。管间碰磨、管子吹损、旧附件顶管等问题得到有力解决,年度受热面检修工作量大幅减少。该项目获得了2024年省“五小”创新大赛一等奖,是成果转化的生动例证。
在锅炉受热面防磨防漏质量提升上,李文举所在团队同样成果丰硕。他们从机组运行维护、设备检修、技术改造等多环节入手,形成可靠有力的防范措施,编写成《超临界直流锅炉受热面防磨防漏管理质量提升》,入选了全国电力可靠性管理优秀实践案例。“创新得护住,研究才有劲头。”李文举笑着说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鸿山热电公司成果转化呈“浪涌”之势:新获实用新型专利81项、发明专利2项,获各级科技成果奖28项。一项项专利和技术成果,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。
鸿山热电公司先后获评“省工业龙头培育企业”“省2022年新一代信息化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企业”等称号。
产学研合作同样亮眼,与厦门理工大学、集美大学、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所等合作完成多个科技项目,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。
在这些科技成果的浪涌里,有焊花的温度,有图纸的线条,更有一群人的拼劲。他们深知,每项成果落地,都是为公司攒底气,为发展添动力。
绿色发展的“浪潮”
鸿山热电配电室大屏上,光伏运维数据如浪花跃动,勾勒出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桨、劈波斩浪的奋进轨迹。
4月30日,厂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运行,成为鸿山热电公司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关键一步。2.34MW的光伏系统,铺在了鸿电厂区的闲置屋顶或水池上。
“用的是高效单晶硅组件和智能逆变器,年发电量约2400MWh,节省标煤721吨,可以少排近2000吨二氧化碳。”波光粼粼的光伏板前,电气工程师冯亮介绍。项目并网后,电能全部供给厂用电,优化负荷曲线,降低厂用电率与成本,实现环保、经济效益双提升。
不止鸿电厂区,周边企业早已“联动”。鸿山热电公司与热用户合作,利用用户厂区屋顶建光伏项目,现有1480kWp项目已实现顺利并网。“光伏发的电优先自用,用不完还能上网呢,环保账、经济账都划算!”一家用热企业负责人笑道。这一模式高效利用厂房空间,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样板。
绿色浪潮里,科技是浪头。鸿山热电公司还以机组灵活性改造为契机,加快推进熔盐储能项目,为提升调峰、调频能力另辟蹊径;同时积极布局风电领域,推动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合作框架协议签订,储备优质风电项目。
如今,这片土地上,清洁能源“绿芽”正蓬勃生长。鸿山热电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,在浪潮中破浪前行,为行业树立创新典范,也为“双碳”目标贡献了坚实力量。(吴鑫鑫)